August 31, 2005

封閉體系:徐冰版


徐冰《天書》。
給香港的禮物——香港藝術館捐贈作品選
(唔知點解會改個咁o既名)

2005年5月14日至11月13日
香港藝術館二樓 當代香港藝術展覽廳

封閉體系

今天學了個詞兒叫做「封閉體系」。

完全沒有著力點,怎樣都打不開,連內部如何運作也無從知道。封閉體系自有其解讀世界的方法,然而密碼完全對外封鎖。封閉體系令人不安,卻又令人難以自拔。這大概與柄谷行人分析的蒙羅麗莎一樣,正因為你認為她的微笑背後隱藏著甚麼,她的笑容才會代表著甚麼。封閉的蒙羅麗莎,漩渦似的把每個凝視過她的人都吸進去。

許多年前,不明白什麼叫「語言之外」,後來遇到某君,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些東西處於語言之外。自始之後確認傅庚生所謂「精研與達詁」不過是痴人說夢,總有些事情無法解釋無法表達,連觸碰一下都不可能,只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稍為接近和擦邊。最後每個人都不過活在自己的詮釋裡,而戀愛亦不過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遊戲。

《青春電幻物語》大概是「封閉體系」的完美演繹。符號泛濫,堆積如山,然而沒有人知道為何沉溺。我們都像小狗,將符號像玩具一樣安放在身邊,以此換來一點點的安全感。電影的最末,女孩在彈德布西,男孩站在不遠處,兩個封閉體系猶如恒星對峙,然而又屹自持續封閉著。重複的德布西,停頓的時光。 不能自已地翻看那幾個鏡頭,想起許多年前認識的一個封閉體系,即使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想起過那種氣質了。

August 28, 2005

傻笑之後

今晚很高興,謝謝所有人。
嗯,其實是很想喝醉的……
下次吧,如有適合的地方。

August 26, 2005

我家的小吉


小吉今年一歲。以她同類的年齡來說,已算是亭亭玉立。形象上,小吉走斯文路線,不喜歡跳上跳下。這或是因為有童年陰影。兩個月回家時,小弟抱她放在洗手盆旁邊,叫她勿要亂動,然後自己去取東西。看來小弟實在太看得起她,一轉頭她已經掉了下來。經此一役,她完全與貓劃清界線,絕不會再跳上高於一尺的地方。

芒果、雪梨、哈蜜瓜、蕃薯、紙包蛋糕,但凡一切甜的爛的,小吉都愛吃,頗有張派遺風。唯一不夠格調的是不能吃冰淇淋,否則她必會越過一片頹垣敗瓦,做個死心塌地的小資。

淑女閑靜堅貞,這點小吉深知箇中真味。她可以端坐在椅子上一個下午,不曾移動;而且極有耐心,肯為心頭肉死守至地老天荒。而她又是不念舊惡的,原諒你所有無心之失,與你整晚耳鬢廝磨。

小吉閒來喜歡曬太陽。在露台曬得熱了,就回屋裡休息。每次看見她在曬太陽,我總會想起廚川白村筆下喜歡作冬日日光浴的優雅散文家。不過,小吉其實無甚藝術細胞,其得意之作大概只有扮僵屍跳(最遠可連續跳兩米)。這難免是她高貴形象的一個反高潮。

August 24, 2005

爾冬陛,還是谷德昭

看完《千杯不醉》,如果不是有吳彥祖,肯定一早睡著了。作為一套笑片,只有首十五分鐘左右能令人「微笑」,而其他部份就以大量的特寫鏡頭填補空虛位置。特寫吳彥祖當然飲得杯落,但是特寫楊千樺、特寫官恩娜、特寫谷德昭、特寫方中信、特寫朋友甲乙丙,一路特寫下去,你殺了我好了。

個人以為爾冬陛的電影不特別好看,但是總不會像《嫁個有錢人》吧。爾擅長營造的粵語長片式「情感張力」,在《千》中完全失蹤。即使愛情小品總要歡歡喜喜,但拍小風波也不用「留力」至此。真係少少心嗡都冇呀。還是《忘不了》好,至少有張柏芝和小男孩來個賺人熱淚,多多少少令人感到哭得很舒服(悲劇昇華?)。或者爾冬陛真的不適合拍這種不帶死亡陰影的小品,又或者,這次不過是掛名導演,實情是谷德昭拍的。然而,播歌+實景+淡入回憶性幻覺,分明又是爾至少用了十年的招數。嗯,大概爾和谷是越來越像了——公式得不能再公式了。

August 20, 2005

迷路

從小就常常迷路。記得小時候跟爸爸去運動場,他踢足球,我就在跑道上圍著草地跑。跑呀,跑呀,忽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看台。那感覺就好像走在莫比烏絲帶上,分明一直往前走,怎麼忽然走到另一面去了。那年當然沒有走到反面的地底去,但那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卻很實在。

既然在這麼一條迴環跑道上也可以迷路,大概就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不迷路了。旅行的時候如能僥倖不迷路,多半是因為有地圖在。辨別地圖上的方向是絕對沒問題的,然而一旦離開了二維空間,所有事情都變得不一樣。走在北京的街頭,問老北京路,他們總回覆說「往東∕西∕南∕北走多少米就到。」一聽到這些指示就頭痛,我怎可能會知道哪兒是東?即使他們指出了東的所在,多繞幾個彎,我又會開始辨不清方向了。

常常疑心迷路是因為記性不好。一處地方去過了,下次再去的時候,往往會找不到。明明這一次記住了,下次跟朋友去的時候,又再迷路。每個街角都好像很熟悉,好像是正確的那一條。反正對迷路的人來說,由於每次總會多(錯)走幾條街,真的到過亦不足為奇,於是錯的路和對的路混淆在一起,那時候就只好憑感覺了。因此有很多地方對我來說就彷如桃花源,誤打誤撞進去過,回頭再來就再也找不到了。

對於會迷路的人來說,有人帶路是最大的幸福。最喜歡跟懂得路或有方向感的人在一起,那我就什麼都不用想,一味跟著就好。可惜事與願違,現實裡總有要我帶路的情況,每次走錯了都覺得不好意思,唯寄望碰巧走對一次,他們認得桃花源的路,再帶我去好了。

August 13, 2005

勤奮工作以後

昨天終於把稿譯完。很開心因為完成了一件事。為表慶祝,在家附近吃了鰻魚飯。很好吃,而且不貴,所以很滿足。那是一間位於村屋地下的小店,只有二十個多座位,按理會有點家庭的感覺,然而店員卻相當冷漠。不過由於心情大好,也不去計較了。

晚上把亂作一團的房間收執好,覆了堆積了很久的電郵,讓一切事物重回它的位置。井然有序的感覺實在太好,儘管有點白色恐怖的意味。然後收到W的電郵。從沒想過他會覆我,還寫了長長的一段,於是更加堅信成功來自勤勉,就像劉德華。(不太願意用這個比喻但想不到更好的。)

August 07, 2005

細讀與精研

仍在做那篇翻譯,希望可以快些做完。洋人寫的英語看上去多麼舒服,但譯起來就令人嘆息。至於那些假洋鬼子嘛,看起來拗口非常,但其Chinese-english卻非常好譯。唉唉唉,真是魚與熊掌。

不過U先生的文章確是寫得不錯。這次確是讓我有機會精讀一篇真正的電影研究。很多很多註釋,但不只落引文出處,更有很多精彩的闡發。文中把鏡頭逐個拆解,一如Bordwell,U先生大概是師承鮑老的吧。(他在註釋裡也著實捧了他好幾次。)正如文學研究裡逐字逐句的細讀已不多見,分鏡研究作為電影分析方法,現在看來亦走向式微。代之而起的是大刀闊斧的宏觀研究,然而我還是由衷地想念那些細微細眼的方法。

August 05, 2005

螞蟻行進

工作排山倒海,但速度卻如螞蟻行進。

在弄一篇翻譯。有很多英文不懂,但同時又發現不知道一些英文字的中譯,令人苦惱。糖糖說看幾行就要查字典,好無癮o者!聽後心裡第一個反應是,哎也我咪就係咁無癮咯。翻譯是磨人的工作,但卻有拼圖的趣味。翻譯讓每個字回到自身,使它重獲自己的重量。對不是寫詩的人來說,大概做點翻譯是感受文字的非常路徑。我常常在電腦屏幕上把英文逐字翻成中文,將之調左調右,讓它變為可理解的句子。有點像重組句子,但組合不到時又可反悔改變詞組,非常可愛。忽然明白,龐德逐字翻譯唐詩,大概省卻了不少工夫。

今天看到某大學的副學士招生廣告,裡面有很多問句,但一半以上都是不合文法的。

August 01, 2005

久休復出

搬家辭工去旅行,所有事情加起來就是完全無法寫東西。
其實亦不想這麼懶隋,只是世事不能兩全其美。像現在這樣一天睡十小時以上,看兩齣無聊電視劇,溜狗,不斷吃東西,又怎會有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。

愈來愈肯定自己是個沒有deadline就運作不到的人。如果不是要交貨,好夢是可以不斷做下去的。然而大事必須於十一月三十日圓滿結束,否則完蛋的將會是我。只餘下四個月了,這段期間還有一大堆其他東西必須同時進行。七月饑不摘食地接下一堆part-time,現在是報應的時候了。清理完手頭的工作,已經是八月中了。那時候另一個浪頭又會淹至。大概如果不學會自律(例如少睡一點),沒有人可以幫到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