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nuary 13, 2006

空白和停頓有意義嗎?

學者劉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,英語除了基本的26個字母外,其實尚有一個隱藏著的字母——空白。這些小小的空白,將每個單字隔開,令無意義的字母變成有意義的字詞。如果字母與字母之間完全沒有空白,我們將不能輕鬆愉快地讀完一本英語小說。

漢語的情況則有點不同。漢語詞組之間一般不留空白,只以標點將句子分開,如何分辨詞組單位則要靠習得。中國傳統文學裡有所謂「句讀」,就是指文章休止和停頓的地方。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「句」,語意未完而可稍為停頓的稱為「讀」。在書面上分別用圈和點來標記。在中國出現新式標點以前,如果不懂句讀,就很難讀通文意,因此學童入學都要從句讀學起。

停頓本身是靜止和沉默的,原意是使語句之間有適當的停頓,方便聽者理解文意。然而當語句中出現不自然的停頓時,句子的意義就會產生微妙的變化。我們不妨用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宣誓的例子,說明停頓是如何影響了意義的傳遞。

在梁國雄的整個宣誓儀式中,最值得我們留意的並非他宣誓前後所喊的口號,而是其宣讀誓詞的方式。由於申請修改誓詞失敗,梁國雄不能按自己的意願增刪原有的內容和字眼,儘管如此,他還是在宣讀誓詞的過程中,有意無意地加入了許多不自然的停頓。例如,在讀到「擁護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》」一句時,他的讀法是這樣的:「擁護∕《中華∕人民∕共和國∕香港特別行政區∕基本法》」。這些誇張的停頓,不但破壞了句子原來的節奏,並且擾亂了其意義的明確性。從書面上來說,句子的意思是「擁護基本法」,唯經他如此讀出,卻有了多個可能性:擁護中華?擁護人民?擁護共和國?……如是,梁國雄在一字不易的情況下,以停頓改變了句子的意義。由此可見,空白和停頓並不真的是一片空白,它們於意義的生產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,而這個例子亦正好具體地說明了「內容」和「形式」是彼此互動的,不可截然二分。

在句子中加入不自然的停頓,其實亦是文學手法的一種。許多現代主義及先鋒派作家,都試圖以各種方式突破語言的常規和限制。一般來說,新詩是根據語言的自然節奏來分行的,然而先鋒派詩人卻往往會在語意未完之處突然將句子中斷,造成某種閱讀上的困難和歧義性,試圖讓那些習慣了日常語言形式的讀者,重新體驗語言的邊界和多種可能性。

(原刊於《明報》教育版「樂在其中」,2004年11月8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