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 01, 2005

讀書筆記

當我們「穿越幻象」之後,所要做的不是說句:「噢,原來後面什麼都沒有!幻象遮掩的原來是空白!」而是需嘗試走向精神分析的最後一步:「認同病徵」。

由於時間關係和追求語意上的清晰,原諒我在此必須引用雞精:

若用生動一點的語言來表達,我們可以說「『社會』永遠可以找到猶太人,來確保其美好未來。因此,「認同病徵」意味著認知並接受一切實存秩序所必須帶有的「過剩」,也因此,「認同病徵」代表著將病徵提升至普遍的層次,喊出「我們都是猶太人」、「我們都住在車諾堡」、「我們都是船民」,並徹底顛覆「(建構完全的、不存在任何過剩元素的)社會的確存在」的幻見。至此,「親歷幻見」與「認同病徵」可謂一體兩面,共同支撐起紀傑克的拉岡式意識型態批判。〔萬毓澤:〈譯者導言〉。《神經質主體》(台北:桂冠,2004),頁15-16〕

如果精神分析中必須引入「悲憫」這個向度(雖然事實上我不認為Zizek有這個面向),那麼,「悲憫」大概應發生在「認同病徵」——而非「穿越幻象」——這個點上。這種「悲憫地認同病徵」的行為,也許帶點宗教的意味。試想想甘仔神父當年住在艇戶中間,與他們一起生活就會明白了(當然了,一個真正的天主/基督教徒,大概不會覺得自己在「幫助」他們,他們不就是我們的弟兄嗎?)如果「精神分析」、「個人行動」、「社會運動」三者中間,真的須要有一種普及化的解釋,以便讓更多不懂術語的人可以借用或操作,我想這個或許是一個折衷的說法。當我們「悲憫地」認同被社會排拒的「病徵」,承認我們跟他們沒有不同(即承認病徵是具有普遍性的),這對於其他人深信/努力相信「我們沒有病徵」的人來說,未嘗沒有批判或顛覆作用。同志運動中著名的「所有人都是同性戀」的口號,某程度上與以上說法有相通之處。換言之,如果必須悲憫(必須強調的是,我始終認為真正的基督徒不應以高居臨下之姿憐憫別人,以為自己與弟兄有「上下」之別),我們悲憫地認同的對象,似乎不應是無法「穿越幻象」的人,而該是被社會當作「病徵」的人,在香港的語境中,也許就是「新移民」、「窮人」等。

以上大概是對正統Zizek的一種誤讀和歪讀,滲入了人文主義,和友人常常指摘我的五四情結。我不是拉康和 Zizek專家,這些不過是讀書筆記罷了。不過,看到別人在談普及的問題,想著想著,就有了這些想法。或者有時候,社會是需要分工的。搞理論的,要努力搞理論;搞社會運動的,就努力搞社會運動。能力上可以做到「踩兩瓣」當然最好,亦完全認同雙方絕對需要溝通。我反對的只是,講理論不如人,就說自己做社運,反之亦然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