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y 18, 2006

從非正規社區到多元寫作

近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旅遊業,鼓勵旅客走入香港十八區,探索更多好去處。為了推廣這種新的旅遊方式,政府和傳媒製作了一連串的節目,在電視和公共汽車上播放,帶領旅客走遍香港各區新奇好玩的地方,認識野外生態,努力營造出「區區有睇頭,香港樂悠遊」的氣氛。

對於外地旅客來說,這些節目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訊,它扼要地報導了旅客最有可能感興趣的「香港特色」事物。然而它卻同時重構或鞏固了部份本地人對於香港社區的主流想像。由於資訊發達,我們現時對於某個地方的認知,很多時候並不來自親身經歷,而是來自大眾傳媒。我們對於所謂「社區特色」,往往會有很多「典型」和「正規」的想像,但在不少情況下,這些都不過是我們對於某個社區的刻板印象,不一定與實際情況相符(例如:雖然已經有地鐵直達,很多人還是覺得調景嶺「人跡罕至」)。

描寫社區事物,最困難的是寫出一個「我」的角度。文學與新聞報導之不同,在於它提供了一個主觀的角度,保留了「我」的所知所感。從讀者接受理論來看,文本(text)的意義決定於讀者對它的理解。其實社區又何嘗不是一個意義開放的文本?即使同住一區,每個居民對社區都可以有不同的觀察和感受。白領、學生、外傭、老街坊對於中環的看法,差別應該相當大。又例如,家境清貧的朋友會知道區內哪兒可找到二手家具,會知道哪兒有廢紙回收站可以換點錢,這些都恐怕是其他居民未必注意到的。正是從這些個人對於社區一點一滴的日常觀察出發,我們才有可能在官方正規說法之外,拼湊出一個立足於生活經驗的「非正規社區」。

筆者曾參加過香港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所策劃的一次工作坊。工作坊導師首先讓學員到街上搜集傳單和海報,以及拍攝一些平日不會注意到的細節,然後要求學員藉著這些東西重新表述該社區的各種不同面貌。這個遊戲事實上源自於巴西當代戲劇家波瓦(Augusto Boal)所發明的實驗性劇場遊戲,目的是讓參加者通過「行街」,重新發掘一個與個人生活經驗相關連的社區。這樣的遊戲,或者可以啟導我們掙脫既有的單一主流角度,邁向一種與現實生活連結起來的多元寫作。
最後與大家分享一位老師的故事:老師任教的小學位於觀塘,而根據課本,「觀塘是工業區」。同學在課堂上讀到這樣的描述,都感到很驚訝,「我們的社區真的是這樣嗎?」於是老師就發動大家一起走進社區,用他們的文字、繪畫和照片,記錄和描述他們心目中的「觀塘」,合作編一本他們班別的「社區行腳誌」。完成後,同學將他們的行腳誌與課本比較,發現兩者的差異很大,真正的觀塘區其實是個多姿多采的社區,而遠非課本上灰色刻板的工業區。

如果我們願意,或許在旅遊指南之外,其實尚有另一些書寫香港社區的可能性。

(2004年12月23至26日,香港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於牛池灣文娛中心舉行一個名為「非正規社區」的聯校作品展。)

(原刊於《明報》教育版「樂在其中」,2005年1月10日。)

No comments: